梁山死的最可惜的好汉,花荣是如何被吴用“忽悠”自尽的呢?
往往宋江看上了某位好汉,吴用就是一句话:我帮哥哥“赚”他上山。对那些被他设计陷害的好汉而言,肯定是对他有食肉寝皮之恨。所以吴用不敢不死。第三位是天英星花荣。花荣自尽,堪称是水浒中除“晁盖中...
《水浒传》中燕靑能射中近千米高空飞行的大雁是不是夸张呢?
一,关于梁山好汉谁最死得可惜的问题。1、小说《水浒传》里,从反对招安这个角度看,死得最可惜的是晁盖。假如晁盖没有死的话,虽然宋江在梁山泊招降纳叛,笼络人心,集中了大部分拥护招安的头领。但梁山上不愿接受朝廷招安的,力量也不可小觑。坚决反对招安的,有鲁智深、武松、李逵、刘唐、阮氏三雄等人。被朝廷逼上梁山,已经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,心灰意冷的头领林冲、杨志也不会支持招安。社会下层出身的头领,诸如李俊、张横、张顺、童威、童猛、解珍、解宝、张青、孙二娘、王英、扈三娘、邹渊、邹润等人也不会热心于被朝廷招安。公孙胜、燕青是明显对招安没有兴趣的人,公孙胜即使皇上请他做官他也不会去。燕青是征方腊后自己离开的。假如晁盖没有死,宋江像当年林冲火并王伦一样,火并了晁盖然后接受朝廷招安,那是困难重重,甚至就是行不通的。2、小说《水浒传》里,按照原文思路,摒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,接受了朝廷招安。宋江投降了便去打方腊,去当朝廷剿灭方腊起义军的炮灰。那么,梁山泊义军与反抗宋王朝统治的方腊起义军自相残杀,死亡的所有人都是可惜的。而可惜的不仅仅是一个花荣。3、如果题主支持宋江起义,支持梁山泊义军打方腊,那么,灭了方腊之后,被朝廷毒死的宋江就是最可惜的。也轮不到去可惜花荣。二,花荣不是被吴用“忽悠”自尽的。花荣与吴用是同时到达廖儿洼的,谈不上谁忽悠了谁。有人说,吴用、花荣的自杀,是害怕朝廷报复,那是没有道理的。朝廷要报复,首当其冲的是宋江。宋江被报复也无非是个死,吴用、花荣既然不怕死,那还怕什么报复?等朝廷杀他们再说不行?如果说花荣有家有口,怕家庭受到牵连,连宋江的家庭都没有受到牵连,你花荣又不是首恶,干吗要牵连你的家庭?更何况吴用无家无口,怕什么牵连?花荣与吴用的自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,这个原因要从作者的创作目的上去分析。宋江在梁山泊最亲密的战友是花荣,从犯法逃亡离开家里的时候,他想到的可以避难的地方是两处,一是横海郡柴进家,一是清风寨花荣家。宋江投奔柴进,并不是与柴进有多大交情,而是因为柴进广交天下英豪,有丹书铁券在手,可以保护自己。宋江投奔花荣,则是因为他与花荣的关系非同一般。梁山泊一百八将里,宋江的主要班底是清风山派和江州派。而清风寨的花荣不仅仅是他的死党,而是他能够推心置腹,无话不谈的知己、志同道合的战友。宋江一上梁山,吴用就迅速抛弃了晁盖,倒向了他。宋江在梁山泊的种种阴谋、阳谋都与这位“智多星”有密切关系。都是有吴用出谋划策而后实施的。实际上,宋江、吴用、花荣是梁山泊领导层的真正掌权者,宋江上山后,梁山泊的所有决策都出自他三人之手。有人说,晁盖的死可能是中了花荣的神箭,也不是没有道理。小说《水浒传》称为“忠义水浒传”,作者把吴用、花荣安排在宋江坟墓前自缢,是为了体现一个“义”字。不能同生,但能同死!《水浒传》的续写者罗贯中惯于搞这一套,《三国演义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,因为不能改变历史,最后没能办法同死。罗贯中是不是把他的那个愿望搬到《水浒传》里来完成也未可知。